台军不行说的隐秘:千万将军一个兵,拿扫把多过拿枪……

liukang20241周前今日吃瓜1052
“将比官多、官比士多,士比兵多、兵比枪多、枪比子弹多”成为台湾戎行现况的最佳描写。
台军练习。台媒材料图
“千万将军一个兵”本来不是儿歌
依据台军方明年度“防务预算书”,在台湾戎行总员额人员中,台湾戎行的士官比战士人数多1倍,军官36232人、士官89706人、战士44127人,别的学生、文(教)职、聘雇及“驻外人员”共189528人。合理的官战士份额应是1:2:2,以预算书发表的台湾戎行总员额,军士官份额还算合理,但士官近9万人,战士却不到45000人,战士人数仅士官一半,官战士份额已严峻失衡。
台媒描述说,有首倒置歌是这么唱的,“满天月亮一颗星,千万将军一个兵。”尽管没这么夸大,但台湾戎行中的员额分配还真是有点挨近。
台媒称,如果打起仗来,指挥官或司令在后方运筹帷幄,然后军长指令给师长、师长指令给旅长、旅长再指令给营长、连长、排长,这些多半是下指令的军官,上场后士官还比战士多,一个指令接一个,到头来连兵都没了,这个仗怎样打啊?
蔡英文扬言自建潜艇。台媒材料图
将比官多、官比士多,士比兵多…台军是空壳
退伍多年的老兵、岛内大学英文讲师谭再利在台媒撰文说,台湾戎行中军官战士编员失衡,在退伍及现役军人心里并不感到意外,但如此严峻的现况则让人忧心不已。部队编员缺乏,曩昔是“不行说的隐秘”,现在则已是台面化。因而,军中盛行一句“将比官多、官比士多,士比兵多、兵比枪多、枪比子弹多”来描述失衡的编制。
上一年2月中旬,美国《外交方针》杂志刊登了一篇标题为“台湾戎行是空壳”的文章,其作者虽是岛内亲绿的“台湾民意基金会”研究员黄柏彰,但其内容述及台湾缺兵及发动体系紊乱部分,倒也非常靠近现实。
谭再利指出,台军中底层士官与战士的编配份额缺失,其严峻失衡的情况总算闪现。主因应是多年前由“征兵制”逐步改变为“募兵制”所形成。
台媒也指出,这些景象都呈现在民进党“执政”时期,为什么咱们都力争上游想当官,真实上场交兵的没几个?宣称“全军统帅”的蔡英文知道你底下有多少交兵的兵吗?
台伪“防长”邱国正。台媒材料图
拿扫把的比拿枪的多 台军丑闻不断
日前,蔡英文在“2021亚太安全对话”中致辞宣称,“台湾能够成为促进区域平和昌盛开展的中坚力量”。不过,台湾《中国时报》社论以为,近年来台军的情况却不像蔡当局所宣扬的那么令人定心。
近些年,台湾戎行丑闻不断。台媒指出,军官欺压士官,士官欺压战士。军纪问题层出不穷、兵力又大有问题,现在却发现战士份额低过士官,这是什么样的戎行?
并且岛内的政治人物发现,看似神威的大将军,在他们面前却是如此“驯良”及“善解人意”,对军方有什么需求,军方总是全力合作,要土地就搬迁营区,要补助就发现金。而指挥官只需做好日常作业,必要时能救救灾就可升官,谁还要仔细练兵。有意从戎的青年也会相互探问,挑选较轻松的部队和兵种,因而往往形成后勤兵额满,主战部队缺人,拿扫把的比拿枪的多。乃至“全军联训”时,还要去别营“借人”演训,水兵舰艇要“并船”,才干开航。
央视截图
拳头比人家小 上战场就成炮灰
关于台军的现状,台湾《中国时报》叹说,台军20年来被政治人物搞得千疮百孔,防务主事者也挺不直腰杆,只想做“优等生”、“乖宝宝”,长官如此脆弱,又怎能等待官兵做到“亲爱精诚”、“三决心”?
台湾《旺报》社评也指出,台湾没有独自和大陆一战的才能,民进党当局却只想当美国的马前卒,把安全方针建立在依靠美国的基础上,如果世局呈现不利于美国的改变,台湾必定将遭受连带效应,美方的口头、象征性许诺,的确可能使台湾沦为“阿富汗第二”。
谭再利则以为,今日的戎行不仅是兵源缺乏罢了,别的加上士气不高、军纪损坏、管理紊乱,真不知这样的戎行要怎么捍卫台湾公民,更别提走上战场了。
谭再利也呼吁,面临海峡彼岸的解放军,蔡英文应该想想方法该怎么改进两岸关系,与大陆平和相处、共谋双赢,至少不要寻衅大陆才好!已然咱们的拳头比人家小,说话就小声一点吧!
告发/反应

相关文章

专访台军退将:蔡英文不要为了一人一党之私把台湾面向战役

“战役价值,台湾承受不起”台军退役将领吴斯怀将军,多年来积极参与两岸沟通、促进两岸平和、强力对立“台独”,早就被岛内绿营人士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上一年底,他刚被国民党列不分区民代名单,就遭到民进党“饱满...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