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这座百年世界大都市,不只遗存着很多的楼宇、房子、市政设备等近现代优异修建物,在今天寸土寸金的中心区域,还保有一大批优异的近代公园。近年上海重视优异前史修建的维护和使用,活跃倡议“修建可阅览”,开掘前史文明底蕴。公园作为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一般修建物互补,是广义修建的重要类别,表现着城市性情,值得咱们去深化发现其景象背面的前史变迁、布局审美与文明含义。
上海是我国现代化城市的前锋,其园林景象在传续江南园林的一起,跟着中外沟通与磕碰,孕育了我国第一批近代公园。这些公园跟着年代的进程,荣枯、消长、改变,在空间布局、视觉景象上构成明显的海派特征——造园意旨融汇中西。咱们选取现存三座典型公园作解读,它们代表着不同的根由与风格,侧重剖析其不同阶段的造园意旨、布局规划、特征景象。
功用迭代的鲁迅公园:
由体育功用转变为留念功用,将英式天然景色园改为我国传统园林
鲁迅公园是上海公园中西交融的典型事例。它当年是继黄浦公园之后,较早、规划较大的租界公园,在一百多年的前史中,阅历了三个首要阶段,初名新靶子场、新娱乐场,一度更名虹口公园,最终更名鲁迅公园。这座公园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公共租界工部局购地制作,称为“新靶子场”。它以草坪为主,在东南角有一靶台,用作打靶操练和射击竞赛。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由上海娱乐场基金会建议并供给部分资金,工部局决议在此制作一座公园,名为“新娱乐场”(俗称“靶子场公园”),次年改名“虹口娱乐场”。该娱乐场基金,即第三跑马场(今公民公园)的产权方,也是上海近代第一座“公共花园”(今黄浦公园)的投资方,可见公共租界内几大公园的一起根由(新靶子场时为租界外飞地)。
1902年,工部局选用英国景色园林专家斯德克(W.Lnnes Stuckey)的公园规划方案。1905年,苏格兰园艺及植物学家麦克雷戈(D.Macgregor)接任园地监督,并规划制作“虹口游乐场”,1909年建成。该园的开端形状是以体育运动为首要内容的娱乐场。娱乐场中部有3处足球场,西南有多处高尔夫球场,北面有棒球场、草地滚球场、曲棍球场等,抗日战争前的远东运动会有两届在此举行。它与跑马厅运动场齐名,成为其时上海最著名的游乐场,是一个以体育为主,集音乐、游园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
虹口公园前期布局图(约1930年代,来历《跨过世纪》)
此刻的“虹口游乐场”在19世纪末英国新造园思维指导下完结园林布局:园林区域会集在南部,进口一片圆形大草坪,草坪中心设有音乐台,草地东北角有一座西式的毛石岩石园。外围设置树林、小河、亭子、演出台等,公园北部设置很多的体育场地。大草坪为中心的布局表现出了英国天然景色园的根本特征,缓坡、小溪、草坪在景色结构的一起又满意了体育运动的实际需求。1922年,公园改名“虹口公园”,开挖小溪、池塘,开端构成水系,奠定了尔后的根本地貌。
新我国树立后,跟着鲁迅墓的迁入,虹口公园阅历了改变最大的一次重建,构成了今天的空间格式和景象相貌。1956年中心文明部决议迁建鲁迅墓、新建鲁迅留念馆,并对虹口公园从头规划。其时公园的规划思维是“要能真实地表达鲁迅先生的勇敢坚毅的性情、艰苦奋斗的精力和热爱公民谦逊朴素的风格,因之规划要求朴素大方,庄重而不夸张,宏伟而又和蔼可亲。”规划者结合鲁迅先生生平的喜好,选用我国园林格式。1956至1964年,规划改建首要有两项作业:一是环绕、杰出留念鲁迅这一人文主题,兴建了鲁迅墓、鲁迅留念馆、鲁迅留念亭等首要修建群。二是对虹口公园的山水体系和景象相貌做了统一规划,发明性地将墓园与公园有机结合。这一行动,使虹口公园从体育为主转变为留念性为主的综合性公园,是新我国近代公园改建的经典事例。不过,园名迟至1988年,才正式更名“鲁迅公园”。
鲁迅公园的中心——中部的留念鲁迅修建群,墓园和留念亭由陈植先生规划,留念馆由汪定曾先生规划。鲁迅墓和留念亭安置在公园坐北朝南的中轴方位,成为全园结构的中心,也是公园“魂灵”地点。修建群均以毛石、花岗岩为首要立面资料,表现鲁迅坚毅性情的一起营建庄严的气氛,三者通过弯曲小径的联通,奇妙地构成照应联络。鲁迅留念馆出现绍兴民居风格,原在留念馆北建有百草园,近年改扩建体量增大,百草园移至院内,其南面保存了大草坪。鲁迅留念亭是其间要害而不明显的修建,它建在鲁迅墓南远处一矮小的小丘之上,三面环水,登之能够四望,起到联络墓园与留念馆的效果。古代大型墓园往往由直通的墓道衔接墓亭和墓地,这儿化用传统方法,鲁迅留念亭与墓地之间没有垂直的甬道,而是保存原有的大草坪,使两者在同一轴线却相隔相望,构成“笔断意连”的效果。为了起到烘托留念亭而防止遮挡透视,植物装备以灌木和罗汉松等矮小树木为主,便于人们从留念亭透过稀少的树丛,远望凭吊鲁迅墓地。不过,因为大草坪规模较大,加上亭外树木日深,观者往往不易体察到该亭的重要效果。鲁迅公园的留念功用,还表现在留念曾在虹口公园行刺日军要员的韩国勇士尹奉吉,1993年在鲁迅墓东北河岸边小丘上制作了朝鲜民族风格的二层亭阁——梅亭,次年又在邻近制作梅园,遍植梅树。
密林掩翳的“鲁迅留念亭”
鲁迅公园的布局——古典山水园的结构,是近代西式公园较为成功的改造样本,由吴振千、柳绿华两位规划。陈植、汪定曾指出:“在大型公园中结合我国园林风格需求发明性的作业。今天的公园是供很多大众旅游,要它具有灵活弯曲的我国园林格式,决不能依托仿照抄袭,将这种紧凑的格式简略化地加以扩展。咱们以为依据新的日子内容和要求,汲取旧日园林规划的精力和技巧,加以改造”。改建规划学习了“离宫别苑”这一古典形式所具有的空间广大、布局自在的长处,量体裁衣地叠山理水,使鲁迅公园从英式天然景色园转化为中式古典山水园。首要,公园进口的大草坪改为屏障式树丛。再将原有东西走向的打靶场及南北走向的军械库房改造为绵亘不绝的北大山和百鸟山(鲁迅墓在山脉最南端),将原有湖面疏浚扩展,构成一湖双岛的格式,发明为山水相映、弯曲多变的园境。北大山西部建有瀑布,以溪流汇成小池,通过石亭、水榭、亲水渠道修建群,转为极开阔的湖面,奇妙地完成了大山、小溪、大湖的立面与平面的空间转化,水系富于改变。公园的修建物不多,中式亭为主,形状各异,更显空间开阔。一起,公园的功用空间规划也更为合理,20世纪50年代初将体育功用会集到西北部建虹口体育场;将文明娱乐空间设置在原有儿童乐园地点的西南区域。
鲁迅公园的植物重视表达文明内在,表现我国园林的特性,尤其在留念区域以雪松、龙柏、香樟为主,涵义鲁迅坚毅不屈的性情。又有成片白玉兰与樱花,标志中日友谊等。
鲁迅公园“甜爱湖”北望“北大山”(中心两幢楼房下方),阔大的湖面与亭榭修建
中西合璧的复兴公园:
以承继法度风格为主,进而在西南中式园林区域制作新式水榭
复兴公园是上海仅有保存较完好的法度园林。19世纪80年代,在今复兴公园规模,原是华界的一片农田,有一村落名顾家宅,其间有一私家园林,称为“顾家宅花园”,这是复兴公园的源头。不过,作为公共修建,起初是作为兵营。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法国公董局买下了顾家宅花园及其周围土地152亩,并将其间112亩租给法军制作兵营,被称为“顾家宅兵营”。1901年清政府签定《辛丑公约》,外国驻军有必要撤离,法军逐步撤去,法国沙龙等租借部分土地制作网球场、停车场等。后法租界公董局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7月1日,做出决议,将顾家宅花园改建为公园。宣统元年(1909年)6月公园建成,同年7月14日法国国庆日对外敞开,时称顾家宅公园,外国人称为“French Park”法国公园。1944年,汪伪政府改名为“大兴公园”。抗战成功后,1946年元旦,改名为“复兴公园”,沿用至今。
俯视复兴公园东北角,法度花坛与马恩雕像呈轴线布局(视觉我国)
1908年,公园筹建时,公董局延聘法国园艺师柏勃(Papot)为工程助理监督,按法国园林特征进行规划。1917年,公董局聘任法籍工程师约邵默(Jousseaume)担任公园的大规划扩建和比较完全的改建,1918年开端施工,1926年竣工。其间,我国园艺师郁锡麒参加了部分规划规划作业。复兴公园的全体风格和细节,都带有明显的法度风格,最明显的特点是公园布局呈网格状,单体景象中轴对称,细节几许图画为主,美化以鲜花与悬铃木为主。
复兴公园自1926年后根本格式定型,改变较小。从全体看,呈网格状的复兴公园全体能够南北中轴线园路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是三块方形中轴对称的园地,西部是三块圆形(或不规矩形)园地。
复兴公园作为法度园林,首要特征便是规矩式的花坛,共有两个,一个在西北部、一个在东部。东部中心方位一个沉床花坛,东西长方形,有6个图画式花坛组成,中心用小径切割,中心有喷泉孩提戏水不锈钢雕像(现仅有喷泉),花坛以绿草为衬。另一个花坛在西北方,开端为兵营火药库,后改为花圃,1935年辟为月季园。花坛全体呈椭圆形,椭圆环形内分4个区,中心有一喷泉,终年栽有各种月季。与相邻的沉床花坛构成方圆的“阴阳”改变。
复兴公园月季花坛
东部沉床花坛的北部,即东北角,原为规矩式的草坪、树丛和X型路途,能够看作花坛的延伸。两者的中轴线正是今科学礼堂主楼的中轴线,以大型花坛烘托修建,这也是法国规矩式园林的重要特征。据薛理勇考证,公董局在建花园时预留了北侧的一块24亩土地,1904年,以公董局董事会成员为主,组织了一个叫“法商球场总会”(Cercle Sportif Francais)的社会团体,也被简称“法国总会”。法国总会的主修建即今科学礼堂,始建于1914年,1917年扩建成今貌,可知1917年“法国花园”和“法国总会”两者一起改建。现在两者之间有围墙相隔,不易被人发觉。这一区域,在1983年马克思诞辰165周年时改建为马克思恩格斯留念区,1985年雕像完工,原树丛、草坪改为供仰视的渠道。马恩雕像坐北朝南,成为花坛终端的主景,也是一种景象发明。复兴公园增添了一分留念性人文颜色。
花坛的南部是8000平方米的大草坪,法租界时场举行夏夜音乐会,新我国树立今后是市中心首要的大众活动场所之一。
与法度风格明显对比的,是复兴公园西南片的我国古典园林区域。这是我国规划师郁锡麒1920年代的著作,以西南角为主山,山丘不高,向北向东沿墙界扩展,构成余脉。主峰上有一亭,下造山崖洞窟,有瀑布下小潭,弯曲连通东面大池(现铺设路面切断)。水脉由大池向南过石桥收口,变为涓涓溪流,消逝在南门邻近。池南有相似鲁迅公园的亭、台、榭组合修建,新我国后仿古典园林款式制作。池的驳岸规划方法奇妙,在今南门石桥邻近,用很多湖石堆砌了一个半岛式的驳岸,弯曲弯曲,好像山脚,与主山遥相照应,恰有侧身成长的老树一株,非常天然。
中式园林与北部月季花坛之间是散植的大悬铃木,现为茶馆和儿童乐园功用区域,必定程度缓解了南北风格的冲突感。复兴公园的法国梧桐(悬铃木)也是一大特征,成行成列、绿荫如盖,也是法度园林的特征。
复兴公园西南假山、山亭、瀑布
以树出名的桂林公园:
在私家园林废址上重建,保存重要前史特征,以乔木花卉为主题
桂林公园原为旧上海“闻人”黄金荣的私家园林别墅,名“黄家花园”。它是三个“公园”中的特别事例。上海今世公园的前史来历首要有三个:公共租界、法国租界和华界,华界有自建公园和私家园林(古典园林),桂林公园是近代私家园林蜕变为公园的典型。1931年黄金荣购并土地,将黄氏墓地扩建为花园,曾在园中遍植桂花。该园历经崎岖,1937年上海沦亡,黄家花园被日军占为兵营,日军战胜撤出时纵火烧园,修建物、植物多遭损坏焚毁。上海解放前夕,国民党驻军又为了构筑工事,将园内树木采伐殆尽,一度成为废园。1953年黄金荣逝世,花园收归国有,经修葺后于1958年正式对外敞开。1980年张家坟山并入公园,1986年又在公园东侧新辟园地,构成今天格式。桂林公园的格式实则有三个板块累加而成。
“黄家花园”的主体,即今桂林公园的西部,全园由有花窗的“龙墙”环绕,今南大门进入即可见到南北大路,左边龙墙之内即黄家花园。花园以“四教厅”为主体修建,各修建物、景点环绕它打开。以“二道门”进园次第,由东中西三路构成。相较于典型江南私家园林,其布局较为简略。四教厅南面是石景渠道“八仙台”,起对景效果。二道门旁东南角假山一区,有天香亭,亭侧有两块大型太湖石。北侧是雕有双龙戏珠的石台,台上有鹿亭。其旁有假山溪流。东北部有一南北向小池,东侧有假山一座,上建观音阁,池北横有石舫一座。四教厅北侧,有九曲长廊一座,廊南北中皆为亭式,两头为六角,中心最高为八角,亭顶有四个龙头。这是上海罕见的廊亭组合修建。西北有一方形池,“颐亭”在中心,水泥平桥南北相连,此亭已改建为二层仿古修建。西南角有大假山,较为精巧,有山洞盘曲可同山顶。山上东西有鹤亭两座,山下有元宝池。以上构成多组紧凑的景点,化解了全园格式的单调感。“黄家花园”年代已表现出中西交融的意蕴,修建中有水泥构件。花园的南部是张家坟山改建的园地,东部是续建的“东园”,以较大的空间标准,化用江南园林的根本要素,南北各有一池,东北角入门处为一大假山,中部为飞香厅、飞香水榭等首要修建。桂林公园习惯现代公园的敞开性需求,在保有私家园林特征之外,以较为舒朗的空间营建新的中式园林。
黄家花园曾遍植桂花,新我国接纳修正后,承继发扬这一特征,以桂花成林命名,赋予旧园新的主题。园中桂花有20余个种类,1000多株,如此丛植桂树在上海堪称一绝。
桂林公园中部般若舫(视觉我国)
上海近代公园的开展,长于在融汇的基础上杰出民族特征,并加以年代的立异
咱们能够发现上海公园的根本性情,便是融汇中西、兼容并蓄。上述三园缘起不同,一者由英国天然园林而来,一者由法国花园而来,一者为我国古典园林之余绪。上海近代华洋杂处,在同一城市中有英式、法度、日式还有我国古典园林,构成一种特别的城市园林景象。学者周向频曾指出:“国人根深柢固的审美情结赋予其间西杂糅的独特相貌,却也代表着海派园林的开端起点。”这三座园林,在前期都不是完好含义的公园,是服务于少部分人的园林:租界公园只对外国人敞开,通过公民反帝奋斗的不懈努力,至1928年连续向我国人敞开;黄家花园是私家园林,只要少部分“达官贵人”才干进入。跟着新我国的树立,这些园林才真实成为公园。上海对前史公园的改建采纳承继、融汇、立异的情绪,量体裁衣,方法不同。跟着社会需求的改变,公园的布局发生改变;景象多元交融;又能坚持明显的特性。鲁迅公园,以改建为主,由体育功用转变为留念功用,将英式天然景色园改为我国传统园林;复兴公园,以承继为主,保存法度风格,添加留念功用;桂林公园则在私家园林废址上重建,保存重要前史特征,以乔木花卉为主题。而三者又都表现出明显同一性,便是长于在融汇的基础上发扬我国造园传统,杰出民族特征,并加以年代的立异。
作者:潘佳(复旦大学文博系博士后,复旦开展研究院特邀研究员)
图片未特别标示外均由作者拍照
修改:范昕
策划:范昕
责任修改:王彦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